高考作文素材使用技巧

时间:2022-12-02 08:51:21 写作方法 我要投稿

高考作文素材使用技巧

  一般认为,素材就是文学、艺术的原始材料,就是未经总括和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。“素材”一旦进入文章之后就成为“题材”,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。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高考作文素材使用技巧,欢迎阅读!

高考作文素材使用技巧

  高考作文素材使用技巧1

  一、旧材新用

  生活中的反常(特殊)现象,容易产生轰动效应。由此,如果作文也写一些“反常(特殊)现象”,既满足了“读者”的好奇心,又能拿到高分,何乐而不为呢?如2008年上海作文题是“他们”,不少学生都选取了城里农民工这一群体,可有一位考生却写农民工的子女,选材角度新颖,获得了该年度惟一的满分。这位考生的办法就是把素材中的“人”要素特殊化了,收效很明显。请看例子:

  (1)我迷上了电脑——奶奶迷上了电脑(人物特殊化)

  (2)我跟爸爸看表演——我骑在爸爸肩上看表演(方式特殊化)

  (3)县长巡视保密室——县长被挡在保密室外。(事件特殊化)

  (4)学校里响起了歌声——村头广场响起了歌声。(地点特殊化)

  二、加细节,粗材妙用

  不少考生要么感到自己生活平平淡淡,波澜不惊,实在不能求新求异;要么有了新鲜的素材,却因为表述笼统而不能打动人心。存在这些情况怎么办?将素材的闪光点用“慢镜头”语言充分展示,动人的细节自会传递出感人的力量地。写考试失利的文章很多,但多清汤寡水,无滋无味,看下面的例子:

  苏格拉底喝下绿色的毒酒;伽利略软禁在不见天日的室内细细擦拭着望远镜;居里夫人在实验室吐出一口鲜血,染红了操作台……政治打压、宗教迫害、放射性毒素侵害……科学家们不顾这些,他们坚持真理,拖着历史的车轮向着正确的方向滚动。

  这位考生没有罗列科学家们的成就,而是将历史人物放入特定场景,描述他们在困境中坚守之姿,当镜头语言在时空中横扫,我们油然而生对伟人的无限敬仰之情。

  其实,“慢镜头”语言就是给历史人物创设一个场景——何时、何地、何景,人物在这样的场景中何为,尤其要将人物的动作和神情细致描绘。当笔力集中于此,寥寥数语亦足以动人心魄。

  因此,平时作文中,在平凡平淡的素材中加入这样的生活细节。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
  高考作文素材使用技巧2

  1、多点透视与单点挖掘

  所谓“多点透视”,就是从立意出发,对全方位掌握的人物立体关照,利用人物思想、精神的多样性、丰富性,截取人物立体不同的面,进行多点评析,以论证中心论点。也可单点挖掘。即根据作文话题立意方向,选取一点,纵深挖掘。无论是多点透视,还是单点挖掘,都可采用评析法。对正面人物,可肯定其思想精神价值及其影响,以证明习作者的主张和看法,从而表达一定的主题。对反面人物,可进行解剖,客观地、辩证地分析,指出其危害或不足,以表达鲜明的主题与见解。

  2、再现情景,故事新编

  “再现情景,故事新编”是人物素材的创新用法。“情境”“故事”将人物的经历再现还原,或适当改造,其好处是化抽象为具体,从而生动形象地表现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。

  3、同类合并,突出共性

  对多个名人,我们可以根据作文立意方向,将他们的精神共同点通过类比凸显出来,进而分析,以表达文章的思想观点。

  高考作文素材使用技巧3

  一、注重语感

  阅读作品,离不开的语言媒介,只有通过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,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。一个却缺乏语感的人,是很难进行审美意义上的鉴赏活动的。任何作品,首先是以语言的直观表达,通过人的大脑而形成的意境的迹象,产生一定的联想和个人的感触体会,它往往没有上升到理性的分析的思考,而只是一个初步的概念,但同时会形成强烈的明显的“感觉”印象,比如语言的流畅,语词的新颖,描绘的生动,议论的精辟,演说的精彩等都会形成一个初步的而又非常重要的印象---------语感的印象。

  二、展开想象

  想象,是指读者的形象思维活动,它是进行了鉴赏性阅读的必要途径。文学作品通过个别反映一般,往往具有概括性。读者在赏读的过程中必须通过想象,去不断扩大作品的生活画面,从而获得完整而丰富的形象美感,即从有限的描写中推测、联想,对原作品进行补充、扩展、联系、对比的想象,在作者的头脑中形成更加丰富、鲜明、丰满的`的人物的形象。

  三、深入体验

  体验,是指读者的情感反应活动,他是进行鉴赏性的阅读的重要环节。文学作品的鉴赏,必须真正深入到作品的生活场景去,同作者所描写的人物同呼吸、共命运,从人物的喜怒哀乐中体会作者感情爱憎,感受作品所描写的人物幸福与痛苦等。更只有这样,才能激发,强烈的情感反应,从而领会各种人物表现手法的艺术效果。

  四、力求领悟

  领悟,是指读者的理智认识活动,它是进行鉴赏性阅读的高级层次。鉴赏作品既要入乎其内,又要出乎其外。如果深入体味作品是一种情感体验过程的话,那么,领悟无疑则是理智认识的要求与结果。只有达到情感与理智的高度结合境界,才能真正鉴赏出作品艺术描写的深长意味。

  当然,文学作品的鉴赏,因体裁的不同而必有所偏重,但无论哪种体裁,只要按照以上几个步骤去进行品读,无疑会使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。

  高考作文素材使用技巧4

  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,这是许多同学写作的难题。因为缺乏素材,很多同学的写作时只能堆砌一些被无数人使用过诸如屈原、陶渊明、爱迪生或者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例,以致千人一面,难得高分;因为缺乏素材,也有些同学只能不断絮叨自己儿时的一些小事,以致事例缺乏典型性和说服力而不得高分;因为缺乏素材,作文中只能将某些陈旧材料拿来扩写,或者“同构”材料中的事例,以致没有自己的创作而分数居低不高……

  为什么产生这些弊病呢?这主要与大家自身的因素有关。客观上,由于年龄小、生活空间窄,经历简单,阅历不足,自然就没有生活体验、生活积累;再加上学习科目多、任务重、压力大,自主学习的能力尚未形成,只会跟着老师转,哪个学科布置的作业多就应付哪科,不可能自觉主动地腾时间去阅读,素材积累自然偏少。主观上,由于写作本身是一个比较艰苦的活动,写作能力的提高也不是短时间能见效的,很多人在思想上有着较强的畏难甚至是抵触情绪,因此也就不愿意主动去阅读,去积累。

  作文在整个高考过程中是重中之重,素材又是构筑作文大厦的基本建筑材料,素材积累的程度如何,直接关系着作文的成功与否。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基础等级的“内容充实”和发展等级的“丰富”,都与使用的材料种类、数量、是否新颖有着密切的关联,因此储备大量的素材,是写好作文的基本条件。那么,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,考生应该如何进行搜集、储备作文素材呢?笔者以为,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尝试:

  首先是化用教材,活学活用。

  中学语文课本内容涉及古今中外诸多领域,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,其中也包含丰富的典型事例、名言警句,这是储备素材最方便、最直接的信息。比如《苏武传》中苏武那坚定的民族气节、坚贞不移的高尚品格;《烛之武退秦师》中烛之武在国难当头顾全大局、毅然出使,智退秦师的作为;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中蔺相如忍辱负重、顾全大局,“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”的胸怀;《离骚》中屈原“亦余心之所善兮,虽九死其犹未悔”的执著精神等,都可以成为作文中的素材。

  单单语文课本中就有这么多可供积累和借鉴的资源,更不必说那内容丰富多彩的《红楼梦》《复活》等七部名著和思想深邃的文化经典《论语》和《孟子》了。只是很多时候,我们常常忽略了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作文资源。

  化用教材,活学活用,那么即使在三点一线单调的学习生活中,你依然可以坐拥素材“金矿”。 这一点,我们从近十几年来各省的高考优秀作文中不难发现典型的范文。

  其次是与时俱进,关注时事。

  我们很多同学写起作文来,喜欢罗列“光荣榜”“古典榜”,举例要么太过陈腐;要么千人一面,百卷相似,都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,令阅卷老师感到单调乏味、毫无愉悦感,又怎能获得高分呢?

  古人说,“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。”当今社会日新月异,每天都有新信息、新现象、新问题出现。与时俱进,关注时事,利用平时看书看报看新闻的时候,开阔视野,开拓素材空间。紧跟历史潮流,把握时代脉搏,多积累一些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和时代感、新鲜度的素材,并适时地运用到作文中,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,一定能给阅卷者耳目一新的感受,进而为取得高分赢得先机。近几年各省高考作文优分卷中,就有许多因为取材新颖而得到高分的。

  近年来还有不少高考作文题是紧扣当年的时事来命题的,例如2012年新课标卷以中国崛起的报道为题、重庆卷以袁苏妹被授予荣誉院士的新闻为题,这些材料都是高考不久前发生的事,如果你不熟悉这些话题,甚至可能面对题目无从下手呢。因此,要写好作文,不但平时要关心国家关心社会,即使在临近考试时也要抽时间了解时事,这样你就能在写作时拥有了最新的素材,也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而信心加倍。

  第三是要扬长避短,独特出众。

  我们每个人因为家庭环境、生活经历、天赋秉性不同,就会有不同的兴趣爱好。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对于自己所兴趣、爱好的方面,一般来说,就会了解、钻研比较深入,有关这方面的素材积累起来也就比较轻松容易。反之,则可能就会比较困难。扬长避短,作文就会因为素材独特出众而得高分。比如有的同学对娱乐界、演艺圈比较感兴趣,他就懂得更多的歌星影星的事情;有的对足球、篮球、拳击等体育类项目感兴趣,那么他对球星、拳王个人成功的事例就积累得比较多。如果有个同学对国产汽车的发展尤其是某汽车品牌公司感兴趣,他就会积累许多有关这个公司发展进程中的故事。这些材料就可以成为你的作文与众不同的可能。就像我以前教过的一个学生,他对超级女声特别感兴趣,尤其是对李宇春,他积累了许多关于她成功的故事,以及成功背后的努力事迹;还有一个对拳击感兴趣,他积累了历届拳王的故事,于是每次写作文的时候,他们总能扬长避短,巧妙地将自己所掌握的这些素材与自己所要表达的观点联系起来,用这些别人所不熟悉的素材来论证的观点,结果常常因为独特出众而获得高分。

  第四是要留意生活,联系实际。

  叶圣 陶老先生说过,“生活犹如泉源,犹如溪流,泉源丰盈而不枯竭,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。”想要写好作文,就要到广阔的生活中去积累素材。生活是作文的本源,离开了生活,作文就失去了源头和生命力。一个人的本领再高,如果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,也难以写出好。许多著名作家大多经历了作品所描述的生活,比如曹雪芹与他的《红楼梦》,巴金与他的《家》等。

  全日制中学《语文教学大纲》中说:“作文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、思想和学习的实际,培养实事求是、有的放矢、言之有物的好文风。”作文与生活天然联系在一起,作文的源泉来自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。生活中处处有作文素材,比如,我们可以从独特的生活经历中发掘出蕴含中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;可以从独特的情感体验中发掘出人性的光辉……走进生活,联系实际,在生活中寻找、储备、积累作文素材,作文就不会是“无米之炊”。

  第五是研读他人作文,巧妙借鉴。

  俗话说:“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”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,可以多读读别人的作文。比如每次老师布置的作文,各班总会有一些写得比较好的,拿这些同学的作文来读,因为是同题,因为是身边同学写的,可学性更强,差距也不会太大。当然,也可以是一些高考优分作文,或者是外地市同级考试中学生的优秀作文。读的时候,除了可以借鉴人家的篇章结构、语言表达,另一方面也可以借鉴人家的素材,尤其是那些你没积累到的但又比较富于个性的事例或者名言警句等。因为同一材料中蕴藏着多种不同的意义,积累了,也就丰富了你的素材库,日后写有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。

  在学习中化用所学教材资源,丰富写作素材;在平时看书看报看新闻的时候,开拓素材空间;扬长避短,在追求个人爱好、兴趣的同时,积累素材;走进生活,联系实际,在生活中储备素材;多读他人优秀作文,在欣赏中借鉴积累。只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,做素材积累的有心人,你便可以轻松积累素材;在考场上恰当、谨慎选材,大胆表达,你这个“巧妇”又何愁“无米”“为炊”呢?

【高考作文素材使用技巧】相关文章:

高考作文指导:使用素材的技巧09-05

高考作文写作之素材使用技巧04-12

高考作文素材使用方法05-22

高考作文素材运用技巧06-06

高考作文指导:素材的技巧07-21

2017高考高分作文技巧:使用素材的技巧06-03

写作时使用素材的技巧和方法03-31

高考作文写作技巧:活用素材10-26

2015高考作文素材:精彩开头技巧05-05